写在前面#
- 考虑到暑假刚开始的时候闲来无事,女朋友军训也没有结束,于是报名了一个看起来挺轻松的研学营。他们的名字暂且略去,因为我相信这其中的种种现象并不只存在于这一个机构。开始前的种种扯皮与粗暴的处理方式都令我大开眼界,于是我决定把这一切记录下来,以作为自己的一份经历,也希望能够给后来的同学一些前车之鉴。
- 这次经历虽说还没有到终点,但我已经预感到它将会是一场有趣的社会和心理学实验,暴露出人性最深处的争斗与欲望。我将会尽量客观地记录下来途中发生的一切,在庞大的教培研学行业中开一个微不足道的切口,也许不能让他们流血,但至少要见到骨肉,触及神经。
Day -1. 扯皮与纠缠#
- 开始前的两天,同学们开始关注营地的住宿条件、每天的行程安排、每日工作时间以及薪资的细则,可是负责人给出的方案中甚至没有哪两个是一样的。最初的日程安排中需要辅导员5:30起床,并几乎没有休息地工作到22:30才能回寝休息,过早的起床时间与每天17个小时的超长工作时间引发了同学们的不满与担忧。可是在同学们的询问下几位老师并没有给出明确且统一的答案,每天的日程也没有精确的时间,只有“上午”“晚上”这类模糊的表述。同时依据过往同学的反馈,本应住两个人的酒店标间会加床至四人间,而本是四人间的学校宿舍可能被安排住下八个人,这些强行加人的安排引起了同学们的不满,如果不能保证一个正常的住宿环境,那么同学们如何正常工作呢?来回的纠缠引发了大家心中的不满,“维权之战”正式打响,“研学之旅”也渐渐开始向所有人展现它的真面目。
- 广场效应
因为某一个目的而产生的群体,总是在一个公开场合聚会,在聚会场过程中,人们的心理会发生畸变,这种畸变就是奥地利心理学家洛伦兹所说的社会感应:它意味着参与的个体愈多而且群体的力量愈强时,坚决离群的行为也就愈少。在一个群体中,有意识的个体会很容易丧失,而代之以无意识的群体,洛伦兹把它称为无名群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