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1. 前言#
-1.0 最后一课——一些快被遗忘的瞎扯#
- 铃响了,学生们几乎走光了,他还是坐在台上,一脸骄傲,似乎在回味自己这一学期为学生们搭建起的概率体系,毫无疑问,作为老师,他是成功的。我站起身,不知该如何感谢他,半鞠不鞠中,我尴尬地离去,我零乱的知识结构,大概是承担不起他的骄傲的。回头想再看一眼教室,好像这样就能挽回一点之前的虚度,他注意到了我,我只好加速逃离。大学的八分之一又这么过去,没有可为外人道的收获,只有内心自知的愧疚与疲惫。
- 上面的场景大概发生在十六周周五,最后一节随机数学与统计,下课铃打响的那一刻,我似乎回到了高考前的最后一个下午。叶老师的教学水平是毋庸置疑的,至今我都很少见到能这么有激情又有条理的讲述自己擅长领域的人,能在课程结束后为自己的教学表现骄傲,是一种难得的自信,当然我认为他配得上这种自信。去完洗手间回来,教室里只剩下了两三个人,可他还是坐在那里,似乎有些意犹未尽(大概是发自内心的热爱吧),不知为何我感到似乎有必要和他说些什么,但以我的理解与水平,又没有道理说些什么。我讪讪离开,回到宿舍楼下,才想起第一堂课的那个清晨,他是那么有活力,一切也才刚刚开始。
-1.1 写作契机#
- 前两天看到社友介绍了这本书,再之前回京的火车上也在看人物的那篇报道,加之也到了要为选择考虑的时候,遂下载了小有名气的微信读书,找来一读。当然算不上什么正经的“写作”,充其量算是一些零碎的笔记与幼稚短视的感悟,但写下来总归是有个记录,也算是监督自己认真读完吧。写在这里,不怕嘲笑,欢迎指正。
- 之前也关注过《我的二本学生》这类着眼于人们眼中“被忽视的大多数”群体的故事,看了十三邀的访谈,似乎并没有找到太多的共情点,也没有很多重合的路径与经历。但郑雅君的这本书却让我看到了一面镜子,尤其是镜子后面漆黑的空间,大家的出路不再一目了然,不再随处可见,而是近在身边却又不易窥探。做题家的慌张与焦虑,促使我决定读完这本书,也许能找到一些答案。
0. 导论#
- “出于自身的精英属性,一流大学必将坚守其传统的精英教育价值,试图激励学生不满足于个人功利、去追求崇高理想;而另一方面却必须面临社会对凭借其文凭实现物质成功的期待。”
- 说实话在进入大学之前,我也是这么认为的,尤其是后半句——学生的崇高理想被大学注重的物质成功所扼杀,本该追求理想的学生却被迫追求物质。忿忿于此,我甚至立下志向不被名利蒙蔽,一心追求学术与研究(笑。可是现在看来,我似乎看错了重点,大家都热衷于当下的风口,反倒是大学拼命想培养“理想主义者”,我当年的所谓志向也早已被自己所不屑。我想也许原因并不在大学,而是在于社会和人最基本的利益权衡,在于涉世未深的年轻人没有对生活的真正概念,在于阶级流动时一闪而过的景象带来的冲激,在于生物社会运转的本源逻辑——人是铁,饭是钢。
- 当然我不否认仍然有不少认识了现状后依然坚持理想的人,我敬佩他们,我也曾骄傲地认为我是他们中的一员。社会发展,文明进步的标志大概就是容许不同思想的存在,让志于各方的人们都能得到认可与发展。
- 我不禁想起高考百日时,老师让我们写下20个读书的理由。现实与理想交融,物质与精神妥协完美概括了我的答案:“为了完善自身的发展”“为了推动人类社会进步”“为了过上更好的生活”,一半的冠冕堂皇与一半的虚无缥缈。当然如果现在的我写下同一道题的答案,也许还是这些,只是顺序可能有些变化,也会有些不同的含义。人终归要生活,你我知道,大学当然也知道。